廢話不多說,直接送上曾經擁有過的15把豎笛!

All.JPG



先從大家最常用也熟悉的Bb開始吧!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介紹給大家看的樂器是目前已停產的二手豎笛Leblanc-Backun Bliss 210

1.jpg

2007年,豎笛大廠Leblanc邀請英國天才青年演奏家Julian Bliss 參與設計一系列品質精良、音色優美的新款式豎笛,2009年更結合了加拿大Backun公司合作設計調音管與喇叭口,於是在2010年推出名為Leblanc-Backun Bliss的新款豎笛。

Bliss豎笛在外型上與一般常見的豎笛最大不同點是在於『無上下金屬環的調音管』與『無金屬下環的喇叭口』,而喇叭口的外型設計又特別圓潤緊緻,外擴幅度很小。

2.jpg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有個機會是吹了Buffet的新豎笛Tradition,感覺還不錯!!難得讓我覺得Buffet有救了…哈!

幾個月前開始知道這款時,從名稱Tradition我就覺得”不太對勁”,要回歸傳統耶!!

我的想法是這樣…從早期的R13、RC、Prestige、Festival…產品週期夠長也穩定,但從Tosca到Divine,短短的幾年內推出兩款”創新”的產品、但沒隔多久,”傳統”又回來了。會有這種現象發生我是覺得一定有什麼怪怪的,只是我無法舉證。我自己也吹過Tosca和Divine,但我覺得這是兩隻變種的豎笛怪物,雖然國內外有大咖站台吹捧,畢竟是怪,而且在國際市場的銷售上並沒有大幅削減R13或RC的銷量,這就有趣了!!好的新產品不是應該取代舊品嗎?並沒有!!

大約20年前有一款Vintage,有印象嗎?這款的廣告詞是說要找回1950年代的音色與光彩等等的,但似乎沒在銷量上反映出來。

回到這次主角Traditiona,似乎真的要真正徹底地回歸樂器的本質了,真不知Buffet哪位高層的筋喬正了!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近日收到廠商提供的一把Amati 豎笛,在此開箱與大家分享。

 Amati這品牌在國內非常的罕見稀有,這家樂器公司是來自捷克(Czech Republic)的古城克拉斯利采(Kraslice),早在17世紀就有樂器製造的紀錄。

 直至一次大戰之前,捷克境內有數十家樂器製造商,二戰之後有的已不存在,有的就走向整併之路,1945年9月間就合作成立了Amati公司。

 目前的管樂與打擊器製作中心放在克拉斯利采(Kraslice),商標採用Amati Kraslice為名,絃樂器則在另一城市,赫拉德茨克拉洛韋(Hradec Kralove),商標則冠上VFCerveny。

 Amati公司堅持採用優良材料,結合高水準的手工藝與現代科技來生產具有圓潤音質、功能可靠、做工完美和合理價格的高品質樂器。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Vandoren 公司的創始者Eugene Van Doren(1873-1940)原是巴黎歌劇院樂團的豎笛演奏員,1905年起開始手工製作簧片供應同事使用並以自己為名成立公司。

1935年, Robert Van Doren 設計並發表 5RV 吹嘴。命名方式則是由這幾個紅字組成5RV= 1935 Robert Van Doren

1965年,5RV-Lyre吹嘴問世。

1981年,發表B40吹嘴、master’s束圈。

                                                  Vandoren1.jpg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吹豎笛的朋友或學生們可能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困擾就是買了一盒簧片之後常會留下半盒吹不動的若要丟掉很可惜若要修片又不知道該怎麼修若要麻煩老師修也常緩不濟急此時該怎麼辦呢?

                雖然每位老師修片的方式雖不盡相同但我在此提供幾個簡單的方法給大家參考

                首先在修片之前一定要先吹過確定簧片的特性與問題點例如要先確認哪一個音域的振動較差還是兩邊不平均等等的你才知道要從何修起。    

                  接下來要先瞭解簧片振動面的各部位名稱這些英文字都很簡單我就不再翻譯了

clarinet-reed-1.jpg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收藏吹嘴專用的手提箱,可以收納16Bb的吹嘴。

a1.jpg

a2.jpg

 

以下就依箱內品牌字母順序介紹: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豎笛的吹嘴看似簡單不同品牌型號在外觀上都差不多但跟脖子比起來吹嘴的技術層次高出許多也複雜的多

許多初學者或是已經學習一段時間的進階者常會在樂器上斤斤計較討論哪個等級比較好是否手工製作等等但吹嘴呢卻是直接影響你的演奏從簧片的震動發聲送氣順暢與否、音量弱、articulation是否能隨心所欲的控制…..這一切都在吹嘴裡發生也同時進行著

吹嘴是我們含在嘴裡的好壞就憑藉著個人的口感決定所以我個人覺得吹嘴對於演奏者而言其影響的層次是比樂器來的多也廣

    小小一個吹嘴有哪些奇妙之處又有哪些是你應該要知道的呢

首先來看看吹嘴的構造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過簧片的來龍去脈後,與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收集吧!

IMGP9308.JPG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開始介紹前,先把主角們排排站來個大合照。 barrel (1).JPG 


廖以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